4月20日下午,教育部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yī)學部教授李蘭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分別就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判、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判和如何做好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專題報告,。報告會由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主持,,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各高等學校疫情防控相關人員參加報告視頻會。
如何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3位專家有何建議,?
我們一起來看↓↓↓
鐘南山:開學的時候要減少聚集
現(xiàn)在全世界一些比較大的國家把復學啟動到日程上來的不多,或者極少,,而我們開始了這個工作,,還是很有意義。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復工特別是復學是大問題,,很多國家目前還不敢提。我們復學是在非常特殊的矢向差異情況下復學的,,外來的輸入造成我們的繼發(fā)感染隨時存在,。但是我們也必須在嚴防嚴控的情況下開始復學,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走好這步棋,平衡好復學、恢復經濟和抵御外來輸入擴大感染的關系,。目前按照我們群防群控的機制,,有一些輸入,有一些傳染的話,,我不覺得奇怪,,我記得前兩天張文宏教授也講過,我們的觀點很相似,,有個別或者少量的輸入傳播的話,,不會形成大的疫情,我也完全相信這個,,但是對于我們復學的要求就會比較高,。我們在開學的時候,聚集是最容易產生互相感染的,,所以要減少聚集,。在學校上課本身就是聚集,所以我們得適當?shù)乜紤]比如說錯峰上課,。雖然會有很多困難,,但是一開始需要有這么一個過程,一些位子距離隔開,。減少聚集,,這一條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在宿舍里,,一個宿舍大概有五六個同學,,這個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通風,。
現(xiàn)在的問題常常是外來感染,。在大學里,一個是留學生要特別注意,。因為在廣東,,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某些國家回來的留學生,接觸的人員的感染率還是不低的,,所以后來在廣州引起高度警惕,,在其所在國家本地的都進行了一次普查,所以大學要特別注意留學生,。有這些接觸歷史的都要比較警惕,。我還是這個看法,復課這條路一定要走,,這條路很艱難,,但是我們一定要學著往前走,,在這個過程里可能會有個別地方出現(xiàn)了感染,甚至出現(xiàn)了第二代感染,,不奇怪,。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強的群防群控的機制,在大學里,,在這個城市里,,在這個省里,不會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暴發(fā),。但是特別注意一個問題,,我們大家保持警惕。在班里一旦有一些或是自己覺得有些不舒服,,發(fā)燒是其中一個,另外再加上有的同學平常很活躍,,突然很疲勞,,或者有幾聲咳嗽,這個要注意,,讓同學自覺地配合醫(yī)生及早地看門診,、檢查,這對學生有好處,,也對家長有好處,。另外要有防護的意識。這在我們整個啟動過程中是非常艱難的一步,,但是我們絕對不要說一個學校出現(xiàn)個別的就停掉,,我們是經不起這么反復折騰的。在這個節(jié)點,,我是積極支持復課的,,但是要做夠措施。想要求全部都不發(fā)生,,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堅決支持往前走。我們遇到問題及時地處理,,這一條要下決心,。
李蘭娟:最重要的是確保返校復學的人沒有感染
教育部這次全面的復學是肯定我們國家的成果,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舉措,。我們大家都要在嚴防嚴控的前提下來保證學校的復課和復學,。這次新冠肺炎,能夠取得這么大的勝利,,能夠復工復學,,是黨中央堅強領導,,尤其是全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科學防控的結果,,也是全國醫(yī)務人員不畏艱辛,、英勇奉獻的結果。我覺得復學以后,,這也是給學生們一堂生動的課,,這堂課對于告訴學生們怎么樣愛國,怎么樣增強奉獻和犧牲精神,,將是非常好的教育,。希望學校通過這樣一場和疫情的艱苦斗爭,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和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的本領,,讓年輕人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我積極主張復學,,因為我們國家總體上從國內來講,,已經有將近一個月“雙清零”了,應該具備復學條件,。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是外來的輸入,,但內防反彈的少數(shù),還是不能放松,。對學校,,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一條,是復學的每一個人回到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清”,。大家都要進流行病學的調查,要確保返校復學的人是沒有感染的,,一定要做到底盤要清,。如果是已經隔離了、已經檢測過了,,并已經確認沒有接觸過任何感染者,,那我們就視同他是健康的。第二個,,復學以后學生要外出,,還有外面的人要進來,要嚴查,,不讓感染者到學校,,這一點學校一定要嚴格措施,。來的人不但要量體溫,而且要確保一定不是感染的才能進校,,才能接觸學生,,包括教師也一樣,也要檢查,。還有,,和學生有接觸的食堂或衛(wèi)生清潔人員也要確保。保險起見最好做個咽試紙測試,,讓所有進校來的人都是健康的,。要確保學生的安全,讓學生盡量留在學校,,如果外出要報告,,報告到哪里去,到外面接觸的人群要監(jiān)控,。到外面如果接觸的人當中有感染者,,接觸人是被感染者也要被隔離。這個人群一定要控制好,,這樣確保學校的安全。
學校里的學生是我們嚴格保護的對象,,千萬不要去接觸不明真相的人,,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邊境的各個學校一定要重視邊境人員的輸入導致學校的感染,。學校的安全就是社會的安全,,就是國家的安全。只要傳染源徹底控制,,傳染源一旦有立即發(fā)現(xiàn)還是能夠安全的,。保持距離、戴口罩,、尤其是勤洗手,、房間通風都是常規(guī),測體溫也是發(fā)現(xiàn)感染者的渠道,。早發(fā)現(xiàn)后隔離是我們最好的一個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就是戴口罩、勤洗手等這些措施,。最好是讓學生復學后盡量不要接觸外來人員,,全心全意待在學校好好讀書。另外,,我還是主張要用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盡量能夠用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學習,,可能能提高我們學習的效率。減少路上來回的時間,、減少人員的接觸,,充分把互聯(lián)網(wǎng)的手段利用起來,也是確保安全的非常重要的舉措,。
張文宏:校園防控最大防控重點是一起吃飯
從目前疫情上升的情況看,,世界上的疫情沒有到高峰下來的意思,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中國仍然面臨輸入性的風險,。如果中國因輸入性風險,大家都不上學,,那些疫情比較差的國家,,反而復學了,道理上也說不過去,。所以我覺得,,就像李院士、鐘院士講的,,咱們中國開學的時間節(jié)點選得非常好,。我們面臨的最大風險是輸入性的風險,輸入性的風險一定會連帶著國內產生個別的病例,,在這些個別病例產生以后,,有可能跟我們的學校產生關系。還有最近中國非常重視的問題:無癥狀攜帶者,。所以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種風險是始終存在的,但是這種風險也不至于大到比國外其他的國家更大,。
每個學校所在的地方都有一個防控重點,,這個防控重點就是假設有學生感染了,他傳給自己身邊人的風險有多大,,這是一個,。第二個,能不能盡量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個人認為,,學校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學習的地方,很多東西不可能由網(wǎng)絡完全替代,。我們要制定一系列措施促進學生的交流,,但是要注意安全。我們要開展戶外活動,,讓他們在流通的空氣當中活動,,甚至于不戴口罩在操場上也是安全的,。我們可以開室內小型的交流活動,大家戴口罩,,通過替代性的方案來解決我們對社交的需求,。校園防控最大的防控重點在哪里呢?是一起吃飯,。一起吃飯聚餐是造成我們傳播最大的風險,。整個學校要根據(jù)師生的工作、學習的場景,,把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分隔開,,每個場景都有一個最好的流程。學校要不斷地進行科普,,在校園里也要鼓勵大家有群防群控的思想,。我再給大家講講怎么可以防止在學校里面出現(xiàn)二代、三代,、四代病例,。除我前面講的保持社交距離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學校是不是非常有效地啟動了應急防控的流程,。我建議,各學校負責衛(wèi)生的老師,,都應該跟我們的醫(yī)院有很好的連線,,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應該到附近的發(fā)熱門診進行相應的檢測,。如果我做了充分的檢測,對病人進行了充分的隔離,,還發(fā)生這樣的輸入性的病例,,那這就是科學本身存在的現(xiàn)象。我們唯一做的就是要早,、要快,,做得早了、快了,,我們就盡到最大的責任了,。
我跟大家總結一下重點核心。在各個層面保持學生之間的社交距離,,但是要保證學生之間充分的社交,。怎么做到既要社交又保持社交距離?這里就是說足夠的物理距離,,戴口罩,,互相之間交流的一些區(qū)域空間,,這些都要進行研究。這些體現(xiàn)了學校管理者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原則上不會出現(xiàn)大范圍的傳播。如果萬一在哪一個學校出現(xiàn)一例病例,,我們也不要覺得奇怪,,因為我們的社會是開放的,開放的社會一定會有事情發(fā)生,,關鍵是發(fā)生了事情以后是不是處理得當,,是不是做了合適的、非常及時的早期處理,,如果做了,,我相信就不會釀成非常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