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五育并舉,,補充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中科學教育相關內容,,提升幼兒園在幼兒科學教育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水平,推動幼兒科學教育在學前教育領域的普及,,教育部學校規(guī)劃建設發(fā)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決定組織開展未來幼兒園科學教育共同體計劃,。
一、未來幼兒園科學教育共同體計劃內容
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科研院所,、高校、幼兒園等建立未來幼兒園科學教育共同體,,開展未來幼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發(fā)專題研究工作,。為提高教育科研的參與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特約定研究方向如下:
1.集體教學活動中高質量的師幼互動學習特征分析,;
2.基于STEAM理念的未來幼兒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發(fā)研究;
3.指向幼兒批判性思維的園本課程建設研究,;
4.幼兒科學探索能力與未來學習方式的研究;
5.未來幼兒生命科學教育課程構建,;
6.幼兒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及其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
7.幼兒數學教育支持性區(qū)域環(huán)境的實踐與探索;
8.基于游戲化教學的幼兒教具開發(fā)研究,。
二,、參與對象
全國各縣(區(qū))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幼兒師范學校,。
三,、相關要求
1.共同體單位應立足于自身研究優(yōu)勢,組織具有經驗的相關教師參與,,分析幼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優(yōu)秀教學經驗,,切實解決幼兒園科學融合教育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2.研究成果應注重應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對中幼兒園科學融合教育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價值,,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和其他權利。產出成果形式須包括但不限于課程教學大綱與教案,、課程優(yōu)秀案例,、信息化多媒體課程資源(教材、教學PPT,、教學視頻)等,。
3.原則上,共同體計劃中的研究任務時限為一年,,參與單位應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按時完成項目的研究和交付,,并對項目組成員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負責。
4.課題負責人應為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每位課題負責人最多可申報一個課題,。
5.課題研究需要的教學教具由未來學校研究院負責統(tǒng)計并提供。
四,、申報方式和審批流程
1.本次共同體計劃研究任務設置委托課題和自籌經費課題兩類,,縣(區(qū))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幼兒師范學校為申報主體,,每個申報主體需協(xié)同20-30所幼兒園組建共同體開展研究任務,。每個委托課題由中心提供5萬元資助,,并根據研究進度分批撥付。自籌課題有研究單位自籌經費開展研究工作,。
2.請有意向參與的單位于2020年12月31日前將加蓋公章后的紙質版申報書一式三份郵寄至我中心,,并將電子版課題申報書發(fā)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請注明“未來幼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發(fā)研究課題申報”,。電子版課題申報書文件命名格式為“申請者姓名+申請者單位+課題名稱”,。
3.中心收到紙質申報材料后,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通過審查的申報材料,,中心將組織專家采用集中審核或通訊審核等方式進行審核,并對通過審核的課題予以立項公示,。
4.中心統(tǒng)籌本研究課題的申報組織,、審核和實施管理等工作。
五,、聯系方式
1. 聯系人:黃 賽,,010-66093441
季卉慧,010-66093433
2.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上園村3號交大科技大廈15層教育部學校規(guī)劃建設發(fā)展中心(郵編:100044),,請注明“未來幼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發(fā)研究課題申報”,。
附件-未來幼兒科學教育融合課程開發(fā)研究申報書.docx